焚烧炉作为处理固体废弃物的重要手段,其烟气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烟气中不仅含有大量固态颗粒物,还包含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氯化氢(HCl)、氟化氢(HF)、氨气(NH3)等多种气态污染物。为了有效控制这些污染物的排放,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介绍焚烧炉烟气在线监测设备的种类、工作原理、功能及其重要性。
烟气在线监测设备(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CEMS)是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工业排放监测设备。根据监测对象和技术的不同,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
固态颗粒物连续监测子系统主要采用激光后散射单点监测技术。通过激光照射烟气中的颗粒物,测量散射光强度与颗粒物浓度的关系,从而计算出颗粒物浓度。这种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实现对烟气中固态颗粒物浓度的实时监测。
气态污染物连续监测子系统主要通过多组分气体分析仪进行监测。这些分析仪利用光学、电化学等技术,能够同时监测烟气中的SO2、NOx、CO、CO2、HCl、HF、NH3等多种气态污染物。其中,SO2和NOx常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谱(DOAS)分析技术或红外线NDIR分析技术,CO和O2则采用电化学传感器。
烟气参数连续监测子系统主要监测烟气中的含氧量、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含氧量采用电化学氧电池测量,温度采用热敏电阻(PT100)测量,压力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流速采用皮托管微压差法测量,湿度采用高温电容法测量。这些参数的实时监测对于评估焚烧炉的运行状态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处理与远程通讯系统负责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各子系统提供的监测数据,并通过远程通讯功能将数据上传至环保监测平台。这一系统采用数据采集器、工控机、显示器和系统软件等设备,通过无线HJ212协议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
烟气在线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采样-处理-检测-输出”。
采样装置通过进样探头将烟气引入采样管道中。采样管道内通常设有电加热装置,以保持烟气的温度和防止冷凝。采样探头和管道一般采用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316L)和陶瓷滤芯,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预处理装置对采集的烟气样本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颗粒物等杂质,以保证后续检测的准确性。通过三级过滤除尘、冷凝除水等步骤,将烟气处理成适合后续检测的状态。
传感器对预处理后的烟气样本进行检测,测量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颗粒物检测采用激光后散射法,通过激光照射颗粒物并测量散射光强度来计算颗粒物浓度。SO2和NOx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谱(DOAS)分析技术或红外线NDIR分析技术。CO和O2采用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气体在电极上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电流大小与气体浓度成正比。HCl、HF等酸性气体可采用化学发光法或离子色谱法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以数字形式输出,并显示在监测系统的面板上,同时上传至环保监测平台。监测系统通常以4~20mA标准模拟量信号输出检测结果,气态污染物浓度单位使用mg/Nm³,流量测量单位使用Nm³/s,温度单位使用℃。系统还具备查阅历史数据的功能,并能通过远程通讯功能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环保监测平台。
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广泛应用于焚烧炉烟气排放的监测和控制中,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烟气在线监测设备能够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监测,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智能监测设备通过安装在焚烧炉各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含量传感器等,实时监测焚烧炉的运行状态。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捕捉焚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氧气含量等关键参数,为后续的智能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实时采集的数据,智能监测设备利用先进的算法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算法能够识别焚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氧气不足等,并自动调整焚烧炉的运行参数,如炉排速度、给料量、空气流量等,以确保焚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智能监控与调整的功能,不仅大大提高了焚烧炉的运行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需求,减少了操作难度和成本。
智能监测设备还具备智能预警和故障处理的功能,有助于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避免故障的发生或扩大。
智能监测设备通过收集和分析焚烧炉的运行数据,能够评估焚烧炉的性能和效率,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工业企业监测和控制烟气排放。使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和罚款。
烟气在线监测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环境保护水平,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放过量的情况,避免因排放过量而被罚款或停工的情况,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优化生产参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