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方案,已成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我国已建成并运行超过80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能力突破120万吨。作为核心设备的大型垃圾焚烧炉(日处理量≥500吨),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垃圾处理效率、能源转化效能及烟气排放达标率。统计数据表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每小时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8-12万元,间接影响区域电网调度稳定性。因此,建立系统化的日常检修体系,对延长设备寿命、提升运行经济性、保障环境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炉排系统检修规程
机械传动组件检查
重点检测炉排片间隙均匀性(标准值≤3mm)、液压驱动装置油压稳定性(波动范围应控制在±0.5MPa)、链条张紧度(挠度值≤25mm)。采用内窥镜对炉排底部积灰情况进行可视化检测,积灰厚度超过50mm时需立即清理,防止局部过热引发形变。
耐火材料评估
对炉排表面浇注料进行敲击检测,当出现超过总面积5%的疏松区域或裂纹深度>20mm时,需局部更换。特别注意前后拱耐火砖的热震稳定性,检测加热-冷却循环后的体积变化率应<0.3%。
(二)余热回收系统维护
过热器管束检测
采用远红外测温技术监测管束表面温度分布,温差超过50℃的区域需进行壁厚测量。重点关注高温段(≥450℃)管段的蠕变损伤,当外径膨胀率超过1.5%或硬度值下降HB30时,应实施预防性更换。
蒸发器清灰方案
建立声波吹灰器与压缩空气吹灰协同作业机制,每月执行1次全面清灰。对积灰采样进行成分分析,当碱金属(K、Na)含量超过15%时,需缩短清灰周期至每10天1次,防止高温腐蚀。
(三)烟气净化系统检修
脱酸塔维护
检查喷淋层喷嘴雾化效果,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量液滴粒径分布,D50值应控制在200-300μm。每季度对塔内填料进行超声波测厚,腐蚀速率超过0.1mm/年的区域需更换高效耐腐蚀材料。
布袋除尘器管理
建立压差预警机制(ΔP>1500Pa时触发一级预警),每月检查滤袋磨损情况。采用荧光示踪法对破损滤袋进行定位,更换时优先选择PTFE覆膜滤料,确保过滤精度<10mg/Nm³。
(一)在线监测技术集成
振动监测
在炉排驱动装置、引风机轴承等关键部位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建立振动特征频谱数据库。当1X幅值超过5mm/s或轴承特征频率(BPF)幅值增长30%时,启动精密诊断流程。
热成像检测
运用红外热像仪对炉膛、过热器区域进行周期性扫描,温度场异常梯度超过50℃/m的区域需结合超声波探伤进行复合检测,重点排查耐火材料内衬脱落引发的局部超温。
(二)智能诊断模型应用
基于LSTM神经网络构建故障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包括:主蒸汽温度、烟气含氧量、炉排运动周期等18个维度数据。模型通过自学习历史故障样本,可实现72小时提前预警,对受热面结焦、布袋堵塞等典型故障的预测准确率超过92%。
(一)机械类故障
炉排卡涩
故障特征:液压驱动电流突增>20%,炉排运动周期延长。应急处置:立即切换至备用液压站,手动调整炉排运动频率至50%负荷状态。根治措施:对变形炉排片进行在线研磨修复,更换磨损超过标称值30%的轴承组件。
出渣机卡阻
故障判断:出渣机扭矩异常波动(±15%额定值),渣井料位持续升高。处理方案:采用液压破碎装置进行原位破碎,清理后需校准刮板链条张紧度,并检查耐磨衬板磨损量(>15mm需更换)。
(二)热工类故障
高温腐蚀
现象识别:过热器管束表面出现暗红色斑点,烟气侧SO3浓度>15ppm。应对措施:优化燃烧调整,控制炉膛出口烟温<850℃,在腐蚀易发区喷涂纳米陶瓷涂层。
炉膛结焦
诊断依据:炉膛负压波动>±50Pa,火焰监测器频闪。处理工艺:执行降负荷至70%MCR,投入蒸汽吹灰系统,必要时停炉进行机械清焦,后续需调整配风方式优化燃烧工况。
(一)风险分级管控
建立四级风险作业数据库,对有限空间作业(如烟道检查)、高温作业(>40℃环境)实施双人监护制。作业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重点监测CO、H2S浓度),强制通风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二)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包括:炉膛爆炸应急处理、高温烫伤急救、有毒气体泄漏防护等12类场景。每季度开展实战演练,确保应急响应时间<5分钟,救援装备完好率保持100%。
(一)数字化检修平台
构建BIM运维模型,集成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三维可视化检修指导。通过AR辅助检修系统,使复杂部件的拆解效率提升40%,错误率降低至0.3%以下。
(二)绿色检修技术
推广超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替代传统化学清洗,减少废水排放量60%。研发可降解高温润滑剂,降低润滑系统环境风险。
(三)预测性检修升级
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建立虚拟检修培训系统,实现故障场景的全真模拟。通过边缘计算节点部署,使设备状态评估周期从周级缩短至小时级。
大型垃圾焚烧炉的日常检修已从传统的周期性维修向基于状态的智能运维转型。通过建立多维度监测体系、深化故障机理研究、创新检修技术手段,可实现设备可靠性提升35%以上,检修成本降低20%。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焚烧炉运维将向"零故障、零排放、零事故"的终极目标迈进,为构建城市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